9月27日上午,著名古文字学家吴振武教授做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国会平安厅为人文学院全体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谈谈读书和上大学》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李磊院长主持,人文学院师生聆听了讲座。 吴振武教授现为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首席专家。曾出版《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合作)《吉林大学藏甲骨集》(主编)《〈古玺文编〉校订》等专著7部,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指导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论文2篇。吴教授的讲座图文并茂,娓娓道来,给学院师生很多启发,现场反响热烈。 人的经验,从哪里来,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而且要善于读书。吴教授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求学之路和治学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信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鼓励年轻人要有信心,相信我能行。 二、完人。通过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名言告诉我们,大学不是培养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全人,也就是完人。 三、科研的条件。成为专家并不难,要有科学的头脑,充裕的时间,足够的资料。 四、兴趣是第一动力。人生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只要有兴趣,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没有用。 五、跟谁学。要向行业内排名前十的人学习,拜明师,读名著。 六、注重效率。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效率。多快好省,管控时间。于省吾先生说的名言是“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持之以恒,才能胜利到达终点。 吴教授还强调,学术的研究要有怀疑精神,也要有阙疑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于省吾先生的名言是“尊古而不为泥词,疑古而不腾妄说”,胡适先生的名言则是“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讲座最后,吴教授还就高校学术如何正确处理好人生与抱负、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与现场人文学院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