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社会工作

首页 >专业设置 > 社会工作

人文学院 | 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NO · 1

  学院介绍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长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于2019年12月成立人文学院。目前,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和中国语言与文化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人,外聘教师13人。整个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为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18人,助教14人。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38人。教师队伍中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社科名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2023年6月,学院已获批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科研课题10项,市厅级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27篇;连续举办“每月一讲”学术讲座30余场。这些成果是高水平教学的体现,也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NO · 2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较强的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能在基层党政机关、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和社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NO · 3

  师资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专业教授为国家二级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以及山东社会科学名家,讲师均为具有社会工作师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多位教师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经验,同时学院计划建立外聘实训实践专家授课团队,聘请校外专家、优秀教师、志愿者领袖、资深社工从业人员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主要由高水平校外导师承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的机制。

  孔 祥 丽

  孔祥丽,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曾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旅游学院教学院长、文化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现任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区域生态、旅游与酒店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学、管理及科学研究,首批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专业导师。先后担任《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现代服务业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课程的主讲教师,负责编写《会展策划与管理专科专业》《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等专业申报材料,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7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先后荣获学校“优秀教师”、“国学践行先锋”、“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 点击图标,查看教授简介

  孟  天  运

  孟天运,男,1955年生,山东昌邑人。博士,教授。青岛大学一级特聘教授、教学名师,著名社会思想史学家,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法学院民商法学科学术带头人。

  孟天运教授在历史学、社会学、法律史学、民商法学方面都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著有《先秦儒道法社会思想研究》、《先秦社会思想研究》等专著四部、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13部,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江苏社会科学》、《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省级、市级多项奖励。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及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若干项。所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全书78.5万字)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山东省重大成果奖,为青岛市第一部入选"文库"的著作、第一项重大成果奖;所主持的"轴心时代东西方社会思想比较研究"项目是青岛大学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所指导的大学生全国挑战杯比赛获得国家级"交叉创新一等奖""挑战杯"二等奖,也是青岛大学创纪录的奖项。

  

  

  ⬆️ 点击图标,查看教授简介

  郑  尚  海

  郑尚海,男,山东人。(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博士,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教师。

  研究生期间致力于认知症老人照护方面的研究。曾多次参与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教育部)、日本医疗福祉机构、日本大同生命集团等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在《日本认知症照护杂志》《日本照护福祉杂志》《日本厚生指标》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篇。

  博士毕业后,在日本一家大型养老集团从事社会工作者及整合照护师的工作8年,在养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期间曾两次独力申请到日本科学协会科研项目,并完成课题。

  自2022年5月,入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 点击图标,查看教授简介

  NO · 4

  课程体系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等课程。

  特色课程:本专业结合人文学院特色,设置文化社会学、论语、孟子、道德经解读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将国学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等与社会工作实践相融合的专业技能。

  NO · 5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学院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学生实习实践与企业授课,依托恒星学院产业集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如:恒星学院文教集团、幼教集团、养老集团、恒星中专等以及各产业部门,如谱海公司、文化大厦、健康社区、养老院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如:青岛李沧区社会福利院、九水东路社区、李沧区优创中小学辅导机构等。教学中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问题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研融合,打造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优势专业。

  

  NO · 6

  人才培养—升学

  学院重视学生升学指导工作,广泛开展学术讲座、交流、座谈等活动。社会工作专业2023届毕业生(本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中,荣霜露同学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

  NO · 7

  人才培养—就业

  人文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要求,采取多方式、利用多渠道、搭建优质平台,切实服务、指导学生就业。社会工作专业2023届毕业生多人实现优质就业,其中不乏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灌云县陡沟中学、临沂市沂南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济南市第二监狱、潍坊优才计划等企事业单位。

  NO · 8

  学生活动

  人文学院志愿活动

  升旗仪式

  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评选活动

  “品经典电影,讲人生感悟”活动

 

  篮球联赛

  

  

  • 上一篇: 微光成炬·共赴新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5招生启幕
  • 下一篇: 人文学院 |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信息一览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