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社会工作

首页 >专业设置 > 社会工作

以人文心·筑社工魂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教师团队

以人文心·筑社工魂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教师团队

 

  在人文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汇聚着一群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每一位都将专业热忱融入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以躬身实践的态度深入社区、机构,用行动诠释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更以言传身教,为学生铺就从专业学习到服务社会的成长之路。

  孟天运教授

 

  二级教授、青岛市拔尖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史副秘书长、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特聘教授。著有《齐国史》《先秦儒道法社会思想研究》《先秦社会思想研究》等著作,撰有《杂家新论》《淳于髡与杂家》等数十篇论文。代表作《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获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

  许雪可

  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主要为老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主持山东省社区优秀课程资源建设1项;山东省青少年研究院专项课题1项;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1项;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市厅级教科研项目多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多项。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校内预选赛2项,分别获一等奖和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202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获一等奖。

  教学:擅长将复杂理论转化为生动案例,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元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参与度极高。思政工作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讲述社会工作领域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她既是严师又是益友,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定期谈心,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建议,助力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她常说:“社会工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要用真心换真心。”这句经典语录,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投身社会工作事业,用爱与专业温暖他人、回馈社会。

  纪慧霞

  青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持并立项省级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研究专项课题1项,《恒兰家风口述录》横向课题1项,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1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1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曾获校级教学比赛获优秀奖、校级二十大征文比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比赛获校级银奖。

  教学:始终秉持“知行合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与情境模拟,将本土化实务案例融入课堂,通过“理论讲解-角色扮演-反思总结”的三段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实务能力。

  语录:社会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修行;要永远保持对弱势群体的共情,但别忘了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扇窗。

  王梦思

  科学城教学主任,黑龙江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她深耕一线社工服务,专注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领域研究实践。发表期刊论文2篇,主持山东省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研究专项课题、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等多项科研课题,其结项研究成果为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此外,教学成果显著,2023年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获评“先进个人(银奖)”。她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大学生竞赛,获得多个奖项。

  教学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以实践为导向,推动与校外社工机构、养老院等合作,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另外,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工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伦理。

  作为一名专任教师和学社导师,始终坚持“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的理念,力求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她常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他们拥有走向社会、服务他人的能力和勇气,用生命影响生命。”

  卢冲

 

  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主要为家庭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主持山东省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研究课题1项;山东省基层党建研究课题1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李沧区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项目——湘潭路街道“润心湘集”项目负责人。

  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善于将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反思性实践等方法融入课堂,注重价值引领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在学生管理方面,提倡成长型思维,注重个性化引导与分层分类指导,通过开放沟通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秉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注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协同推进,引导学生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涵养温度与责任感,力求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三全育人”的育人目标。

  润心以行,育人以爱;用社会工作的温度,点亮教育的光芒

  史方林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澳门城市大学社会工作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对于光照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正念冥想等非药物干预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帮助失智症老年人缓解激越行为、睡眠障碍等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专家智库项目1项,连续两年参加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益大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经典语录:社工之道,在助人自助,更在赋能共生。我们不仅是服务的递送者,更是生命尊严的共建者。

  刘彧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与服务。立足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发表CSSCI扩展版学术论文1篇;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三等奖、参与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参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青年学子分论坛、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年会等全国性专业会议并获奖。曾前往专业社工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

  在课堂教学方面,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为教学理念,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融入课堂。结合自身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经验,以案例分析、技巧实操等形式,引导学生从理论中提炼实践智慧,强化专业认同感。虽任教经验尚浅,但曾深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基层社区治理实践,以学术热忱与创新思维,与学生共同探索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栾昊达

  

  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共预备党员,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6756部队。曾获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青岛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管理经验,曾发表论文《数字化时代下文艺创作与传播的社会影响分析》、《基于社会工作视角的抖音短视频新闻传播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历奇辅导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在学院馥郁的人文气息浸润下,社会工作教研室的教师团队宛如一群用专业与情怀编织温暖的“社会织梦者”。这支队伍既有沉淀多年、深谙人文社科精髓,在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领域成果丰硕的学术领航者,也有紧跟时代脉搏、擅长运用人文艺术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社会问题解决新路径的新锐力量。他们始终秉持“以人文心”的教育初心,将学院特色融入日常的课程与实践指导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转化为育人底色,传递人文关怀;以“筑社工魂”为坚定信念,带领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征程中践行专业使命,共同构筑有温度、有力量的社会工作图景,让人文精神与社工理想在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微光成炬·共赴新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5招生启幕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