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清明 | 雨清山明,艾叶恒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4月4日(星期四)至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_

01

廿三

02

廿四

03

廿五

04

清明

05

廿七

06

廿八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QINGMING

  清明食俗

  青团原本是南方在清明节吃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近年来,青团逐渐在全国流行开来。每到清明,包着满满馅料的团子,带着艾草的清香,唤醒了人们的味蕾。

  QINGMING

  清明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01

  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也都寄寓着祈求长寿,赐福驱疫等美好祝愿。

  

  

  03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对于古人而言,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疾病、秽气随风筝而走。

  

  

  04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此项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 上一篇: 人文学院 | 英雄故事历久弥新 精神力量超越时空!
  • 下一篇: 人文学院 | 义门陈氏传奇再现,一代翘楚传奇人生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