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学生活动

首页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社工专业引领社区健康赋能|惠水书院社区开展首期家庭健康守护员赋能工作坊,邻里共学养生技能

  当前,大健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区作为居民健康管理的重要场景,亟需激活居民自身的健康服务潜能。为精准响应这一需求,充分发挥居民在健康管理中的 “传帮带” 作用,9月28日上午,青岛恒星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九水街道惠水书院社区,在社区理疗室开展“守护家・享健康”社区家庭健康守护员赋能系列工作坊首期活动。活动以专业社工服务为核心,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向居民传授简单易上手的健康养生招式,助力居民在缓解日常病痛的同时,搭建邻里间健康经验共享、技能互传的桥梁。

图片

  1

  专业社工开场,明确目标拉近距离

  活动伊始,青岛恒星志愿者服务中心的社工团队率先登场,通过清晰的自我介绍让居民熟悉服务团队,随后围绕“为什么开展家庭健康守护员工作坊”展开讲解—从社区调研中发现的居民颈肩腰腿痛频发、日常健康护理知识储备不足等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大健康背景下“居民互助守护健康”的理念,详细说明本次工作坊“让居民学会实用养生技能、带动家人与邻里共享健康、筑牢社区健康防护网”的核心目的与意义,让居民快速理解活动价值,为后续参与奠定良好基础。

图片

  为打破居民间的陌生感,社工团队精心设计了“邻里相识”破冰环节。无论是早已熟悉的邻里,还是初次见面的居民,都在社工的引导下主动起身介绍自己,分享日常健康困扰与对活动的期待。简单的互动中,现场氛围逐渐热烈,原本略显拘谨的居民们放松下来,不仅拉近了彼此距离,更为后续“传帮带”式的共同学习、互助体验搭建了情感桥梁。

图片图片

  2

  家教邻里联动,玩转实用技能

  破冰环节结束后,中医理疗专家李振洋在社工团队的配合下,以居民日常病痛为切入点,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脊柱正”知识:从按摩的基本原理,到针对颈肩僵硬、腰背酸痛等常见问题的关键穴位识别,确保每位居民都能清晰理解。

图片

  为让技能更易上手,李老师采用“现场演示+邻里互助实操”的模式:邀请居民共同演示,展示按摩的力度控制、频率节奏等关键要领,强调“动作适度有力”的核心技巧;随后引导居民两两一组,互相充当“练习伙伴”与“技能指导者”,一人练习按摩手法时,另一人结合专家讲解与自身感受提出调整建议,社工及志愿者则全程穿梭在居民之间,及时纠正手法偏差,帮助居民快速掌握要点。

  3

  凝聚邻里情,系列服务持续赋能

  参与活动的居民们热情高涨,从理论讲解时的专注倾听,到实操环节的积极互动,现场氛围十分热烈。“帮邻居按的时候,我照着专家说的找穴位、控力度,她反馈说肩颈舒服多了,还跟我讨教怎么按肩膀,这种互相教、互相学的感觉特别好!”居民王阿姨一边实操一边笑着分享;居民张大叔也表示,自己不仅记住了缓解腰痛的按摩招式,还和旁边不熟悉的邻居聊熟了,“以后碰到邻居说身体不舒服,我还能教教他们今天学的手法,真正帮上忙”“平时总觉得肩颈僵硬,今天跟着李老师和同学们学了几招,回家给儿子按按,上了一天班也给他放松放松,真管用!”居民王大叔高兴地说。

图片图片

  首期工作坊在居民的热烈反馈中落下帷幕。居民们不仅掌握了可用于日常的健康养生技能,能为自己和家人缓解轻微病痛,更在“传帮带”的互动模式中加深了邻里间的了解与信任,让社区健康互助氛围愈发浓厚。

  本次活动是系列工作坊的开端,后续将继续以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需求为导向,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设计更多针对性强、互动性高的赋能活动,既帮助居民持续提升健康管理技能,更推动“邻里互助传健康”的模式在社区扎根,不仅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健康小需求,更凝聚了社区邻里间的智慧与潜能,为社区健康建设与邻里关系融合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

  •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丨露染秋光,暖意同行
  • 下一篇: 第二十八届普通话推广周|“讲普通话传华夏之声,观阅兵式铸强国之魂”演讲比赛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