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作为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精神和道德观念,承载着“忠、义、勇、智、廉”等传统价值理念,堪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居民文化归属感,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学生积极参与李沧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合会社区治理项目。学生在湘潭路街道南岭社区孔子学堂参与“国韵润夕阳・面谱映邻情”脸谱绘制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动手绘·沉浸学”的互动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生动的语言为居民们讲解了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从百年传承的历史渊源,到不同色彩背后的性格象征。银发老人们听得入神,仿佛重回年轻时看戏的鎏金岁月;孩子们则目不转睛地盯着五彩脸谱,在红脸忠勇、白脸奸诈的趣味解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这场跨越年龄的文化课堂,让非遗艺术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社工学子们化身"非遗小导师",手把手指导老人和孩子们创作脸谱。从调色技巧到线条勾勒,同学们耐心示范,鼓励大家大胆创作。银发学员们重拾画笔,在细腻描摹中找回童真乐趣;萌娃们则天马行空,用稚嫩笔触绘出充满想象力的七彩脸谱。一老一少并肩创作的温馨场景,恰是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生动写照。 作品展示环节,居民们手捧精心绘制的脸谱作品,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银发长者细细端详自己的创作,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欣喜;小朋友们则迫不及待地展示着色彩斑斓的作品,稚嫩的脸庞写满骄傲。这一幅幅独具特色的脸谱,不仅传承着京剧艺术的精髓,更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笔尖绽放,更让社区温情在互动中流淌,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幼有所学"的社区共建理念。 对社工学生而言,此次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同学们巧妙地将社会工作方法与非遗传承相结合,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以创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在社区的"活态"传承,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促进邻里互动,让非遗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支年轻的社工队伍,正在用专业与热情书写着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