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学生活动

首页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循迹前行:我院数字人文专业首届学长学姐分享会

  旨在帮助2025级新生建立对数字人文专业的初步认识,2025年9月25日,我院于A3-102A教室举办数字人文专业分享会。2024级杨敏学和潘星潭同学分享暑假专业实践经历,帮助2025级数字人文学生明晰专业学习与发展途径。

  01从自我钻研到工具化

  杨敏学同学暑假参加北师港浸大、澳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第三届“语料库与数字人文暑期学院”并结业,最大收获是思维上的“认知转变”:从过分追求“技术深度”的“钻牛角尖”,转向聚焦“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化思维。

图片

  “这种‘工具化思维’让我摆脱了内耗,也是在大语言模型学习中,从‘学习者’迈向‘实践者’的核心转变。”

  02识典古籍平台修文字

  潘星潭同学从具体数字人文项目切入,以“识典古籍”平台的古籍校对工作为例,展示了数字人文解决传统人文学科难题的方法。面对海量史料,传统研究易因“史料沉默”出现盲区,数字人文能整合信息为数据平台进行整体研究。在“识典古籍”项目中,同学们通过完成校对任务获得贡献值,这既是专业能力的锤炼,也是心性的磨砺。

图片

  03AI诗词可视化大赛

  数字人文的魅力不止于故纸堆,更在于面向未来的创意表达。潘星潭分享了参加首届全国AI诗词可视化大赛的经历,大赛主题为“杜甫与成都”,要求用AI技术将诗词意境可视化。

  他的作品经第一版摸索、院长指导及第二版反复打磨,最终获优秀奖并晋级决赛。他感慨,过程不仅需要创新想法,更需耐心和毅力。

图片

    “我几乎每天都在琢磨画面布局、动画效果和配乐。重要的不是名次,而是能力的提升。我们要接受‘不完美’,在迭代中进步。”

  04韩英院长亲切寄语

图片

  我院教学院长韩英亲临现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数字人文专业。她阐述了该专业的办学理念,说明了学校选择开设此专业的原因,并分析了当前的专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此外,韩院长还就专业前景提供了指导,介绍了参与相关专业大赛的优势与益处,从多角度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数字人文专业的发展路径。

  结语在数字人文领域闪光

图片

  分享会最后,潘星潭寄语新同学: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望大家“既来之,则安之”,以积极心态珍惜大学时光。建议先做好个人定位,再将大目标分解为学习、赛事等具体行动。数字人文充满可能,愿大家珍惜时光,在该领域发光发热!

  • 上一篇: 淬炼青春铸军魂,荣归母校话担当——人文学院优秀退伍校友返校座谈
  • 下一篇: 逐梦忠北:以交换之桥,连学业与未来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