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介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从10月8日或9日开始到23日或24日结束,今年的寒露时间为2022年10月8日。寒露节气时,气温明显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华南都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从字面上看,寒露的“寒”就是寒冷,“露”则表示了近地面层水汽凝结成露水的现象。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地区已经进入秋季,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的传统习俗 寒露节气的许多习俗与重阳节比较相似,如赏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机勃勃,深秋多少显得有些萧瑟,但人们登高望远,去观赏秋色,也代表着一种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2、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3、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寒露的养生小常识 寒露以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所以,可以把凉鞋、单衣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寒露养生,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寒露/ Cold Dew 注意足部保暖: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饮食多滋阴: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适当调整饮食:从寒露节气开始,雨水明显渐少,天气干燥,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症状,甚至还会有毛发脱落等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这些状况,饮食上更需要注重“滋阴、润燥、养肺”的原则。 图文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