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教师发展

首页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志于学,志于道” ——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潘澈教授为我院2020级新生作专题讲座

          2020年9月11日上午,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潘澈教授在A8-210为2020级新生作了以“志于学,志于道”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对我院两个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结构和我院院训作了详细介绍,并对2020级新生在大学的求学过程提出了新要求。我院全体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教师参加本次讲座。讲座伊始,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李磊博士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对潘澈教授作简单介绍后,讲座正式开始。

          潘澈教授首先从“志于学,志于道”的主题出发,对“大学”一词进行阐释——“所谓大学,大师之谓也。”同时对人文学院院长马士远教授、特聘专家杨树增教授,赵东栓教授、樊荣教授、姜振昌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汤伟博士、李磊博士的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作了详细介绍,并表达了自己对“师者”的感悟与理解——“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接下来,潘澈教授对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社工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设置作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人文学院“打底色”通识课程:论语、孟子、道德经;以及其他课程和社工专业的课程。
          之后,潘澈教授对我院的院训“溯源经典,立德树人,博学笃行,求真致远”进行了解读。以当下的“快餐文化”和“心灵鸡汤”为背景,揭示了“经典”一语的内涵——“快餐文化”过后便再无回味的余地,但“经典”的魅力,则回味无穷。在谈到“立德树人”时,潘教授表示,要怀中国心,做世界人。“君子”的现代意义就是“知所从出”,“把握当下才能走向未来”。同时,要做到“博学笃行”,就要对经典“一门深入”,但并非只深入一门,而是要一门一门的深入,真正做一个“读书人”;这样才能够去“践行”。说到“行”,潘教授提出了切实的方法,就是要去“体验”。对于“求真致远”,潘教授说:“文化传承,包括社会遗传和文献传播,社会遗传让我们‘知其然’,但文献传播让我们‘知其所以然’。我们的经典就是‘文献’。‘求真’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术品格。”

          讲座的最后,潘教授对我院2020级新生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无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社工专业,在大学4年中要读完40部经典,同时,学习方式也要转变,要从“坐等哺育”转变为“站着学习”,由“等待”到“自求”。在求学过程中保持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追求“道”之所在,“规律”之所在。
          本次讲座历经
2
个小时,在场的师生都意犹未尽,收获颇多。潘教授的一席话,为2020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提供了帮助,为教师以后的发展与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 上一篇: 教研活动——混合式教学案例分享
  •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