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特色
      • 每日一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现任领导
  • 学院动态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专业设置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师资力量
    • 教授团队
    • 青年骨干教师
    • 辅导员队伍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
      • 党团活动
    • 团学工作
      • 活动风采
  • 教学科研
    • 教师发展
    • 科研工作
  • 招生就业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人文学院 | 五四青年,正当燃!

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春如春夏,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五四起源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五四意义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五四青年节的确立,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也是为了弘扬五四精神,更加是为了推动青年人的成长与培养,让青年人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和文化传承的接班人。青年人的成长不仅限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愿意进取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品质,需要有对未来的展望与担当,需要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胸怀。在五四青年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培养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青年人的实践能力和领导才能,让青年人成为具有社会担当和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

  •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 | 立夏
  • 下一篇: 五一劳动节: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备案号:鲁ICP备09059641号-17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