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 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之为“元”; 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元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中国人第一次过元旦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宣布改历法为阳历,阳历的1月1日替代农历成为“新年”。 元旦习俗及活动 元旦原是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是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元旦的饮食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桃汤、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元旦的意义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新生,是一种对冉冉升起希望的寄托。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所以元旦有着一种辞旧迎新团圆美满之意。 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